亚商投顾-亚商投研日刊|2025年1月23星期四
2025-01-23 16:24:57
导读/核心观点
上证指数早盘大幅高开,随后冲高回落,午后继续调整,截止收盘,指数上涨0.51%,收出小阴线,全天成交额5398亿,相比上交易日的4523亿,增加了875亿。
一、大盘
1.盘面
上证指数早盘大幅高开,随后冲高回落,午后继续调整,截止收盘,指数上涨0.51%,收出小阴线,全天成交额5398亿,相比上交易日的4523亿,增加了875亿。
深证成指早盘大幅高开,随后冲高回落,午后单边下跌,截止收盘,指数下跌0.49%,收出小阴线,全天成交额8155亿,相比上交易日的6835亿,增加了1320亿。
2.技术分析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
上证指数今日因利好刺激高开0.75%,盘中也是直接触碰20日均线,奈何于大资金跟风意愿不强,指数冲高回落。从技术面来看,指数再一次进攻牛熊分界线,依旧以失败而告终,所以综合盘面来看,指数年前几个交易日大概率还是弱震荡为主,且从今日成交量的表现来看,大资金态度谨慎,所以我们也没必要高举高打,继续维持看好的赛道小仓位低吸即可。
深证成指同样冲高回落,继续承压30日均线压力。从1月13日反弹以来,指数已经连续震荡向上走了9个交易日了,其次节前也仅剩2个交易日,资金收窄明显,外加指数当前面临的也是此前盘整的强压力区,所以在量能不能有效放大的情况下,接下来指数继续维持偏弱震荡的概率比较大。今日的利好归利好,但意义不大,真正的赚钱效应估计要年后才能释放,主要是年前交易时间太短,所以我们还是维持之前的思路去操作吧。
3.市场情绪
两市上涨2334左右,下跌2795左右,涨跌比大致2:3,市场表现一般。
涨停及涨幅10%以上个股53家左右,跌停及跌幅10%以上的非ST股23家,短线情绪有所回暖。
4.重磅事件
1)【中长期资金入市明确硬指标、全面实施长周期考核】证监会主席吴清1月23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未来三年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每年至少增长10%。对于商业保险资金,力争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从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公募基金、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年金基金都要全面建立实施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大幅降低国有保险公司当年度经营指标考核权重,细化明确全国社保基金五年以上长周期考核。
5.综述
今日市场受利好催化,指数一度冲高,但由于跟进买盘不足而有所回落,感觉又嗅到了一股熟悉的味道。在昨夜这么大利好的加持之下,市场还是冲高回落,抛压源源不断,几大指数持续震荡走低,午后创业板和深成指相继翻绿,个股也从上午5000多家红盘回落到涨跌1:2的状态,典型的坑杀行情实在是让人一言难尽。
盘面上,其中大金融板块异动明显,银行与保险更为强势,而AI产业链展开轮动,硬件算力陷入调整,软件应用获资金回流走强,机器人概念再度活跃,板块中仍有10余股涨停。整体而言,指数盘中虽有冲高回落,但市场依旧维持着震荡向上的态势,并且热门题材方向并未出现明显的资金出逃的痕迹,短期仍可留意核心标的低吸套利的机会。
总的来说,昨天《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靴子落地,我们认为,《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给A股带来的是真金白银的利好,为A股中长期行情再添重磅砝码。短期来看,本周4个交易日,有三个交易日(周一、周二和今天)走出利好高开冲高回落或者高开回落走势,说明短期上方有较强的技术性套牢盘有待释放,同时也说明节前资金做多的意愿不强,属于短期的影响,但并不改变我们对春季躁动行情的预期和对A股中长期行情的乐观预期。操作上,轻仓者建议可以逢低回补仓位,重仓者建议耐心持股待涨,以时间换空间!
二、热点板块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
板块方面:涨跌互现,保险板块大涨,银行、教育、多元金融、文化传媒板块涨幅居前,消费电子、电源设备、电子化学品、能源金属、贵金属板块跌幅居前。
图片来源:同花顺
热点解析:ERP概念今日表现尚可,消息面上,OpenAI首席产品官凯文・维尔表示,OpenAI预计将在2月或3月发布更智能的GPT o3模型。他还提到,公司准备在第一季度推出其首批AI智能体工具,使ChatGPT能够在计算机上执行实际操作。中信建投研报指出,Agent具备自主理解、感知、规划、记忆和使用工具的能力,能够自动化执行完成复杂任务,在企业办公场景中能助力OA/ERP成为企业入口级平台。
技术面上,该板块股价跳空高开但随后冲高回落,收盘并未站稳60日均线,量能明显放大,短线抛压显现,注意谨慎追涨。
投资建议:
短线机会:AI算力(AI芯片+铜缆+CPO+液冷服务器+PCB概念等)、消费(首发经济+零售百货+IP经济+消费电子)、机器人概念、半导体、芯片概念、光刻机等。
中线机会:新质生产力、非银金融、半导体等。
免责声明:本文由亚商刘欢(登记编号:A0240622030002)编辑整理,以上内容是基于市场已公开的信息编辑整理,评估及预测为发布日观点和判断,因此不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文中任何观点均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学习。我司不与您分享投资收益,也不承担风险损失。涉及个股仅限于案例分析和教学使用,不作为您最终买卖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