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商投顾-权威会议聚焦,跨境电商景气度持续(附股)!

    2024-05-27 17:59:34

    导读/核心观点

    ①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拓展跨境电商出口推进海外仓建设的意见》;
    ②跨境贸易往来日益增加以及互联网技术渗透率提升的作用下,中国跨境电商出口规模将持续增长。

     

    事件驱动: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拓展跨境电商出口推进海外仓建设的意见》。会议明确,要积极培育跨境电商经营主体,鼓励地方立足特色优势支持传统外贸企业发展跨境电商,加强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为企业提供更多展示对接平台,持续推进品牌建设。

     

    今年,“新质生产力”成为热词,而发展跨境电商、海外仓等外贸新业态无疑是外贸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表现形式。

     

    行业透视

     

    我国跨境电商经历了20余年发展,随着海外网购普及度提高、国际物流仓储及服务便捷性提升、国内跨境出口政策利好等多重利好因素的影响下,我国跨境电商的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23年我国进出口总值41.76万亿元,同比增长0.2%,2023年跨境电商进出口总值2.38万亿,同比增长15.6%,其中出口1.83万亿元,增长19.6%。根据网经社预计,2018-2023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由9.0万亿元增长至17.48万亿元,2018-2022CAGR为14.20%,艾媒咨询认为,跨境贸易往来日益增加以及互联网技术渗透率提升的作用下,中国跨境电商出口规模将持续增长。(文末附产业链及相关上市公司梳理)

     

    一、行业概述

     

    1.跨境电商的定义

     

    跨境电商是不同国家的交易双方,借助互联网渠道完成交易、进行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送达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具体来说,即通过电商平台实现商品展示、买卖双方沟通协商、意见达成一致、买家依约付款、卖家依约发货等一系列买卖行为。

     

    2.跨境电商的分类

     

    按照货物流向,可分为出口和进口跨境电商;按照交易主体,可分为 B2B、B2C、C2C 跨境电商,其中B2B 跨境电商主要通过大批量、小批次的集中化订单,而 B2C 跨境电商主要通过小批量、多批次的分散订单;按照运营模式,可分为跨境电商第三方平台和独立站,其中第三方平台具有门槛低、限制多、同质化竞争激烈的特点,而独立站便于数据沉淀和品牌建设,成本流量却高。

     

     

    二、行业现状

     

    1.我国跨境电商进入全面发展期

     

    跨境电商作为一种国际贸易新业态,是将传统国际贸易加以网络化、电子化,以电子技术和物流为主要手段,以商务为核心,把传统的销售、购物渠道移到网上。经历数十年的发展,我国跨境出口电商行业经历了从构建信息平台、发展交易服务、完善生态链条到追求立体化发展的演变进程。通过前期在品牌、渠道、供应链、营销等方面的经验积累,各大平台与服务商加强资源整合,为品牌商提供更全面的一站式服务,提升跨境出口业务便利度,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行业也正式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2.海外头部跨境电商平台实力犹在,频频发力新兴市场

     

    国际 B2C 跨境电商平台主要有 Amazon、eBay、Wish等。据Statista数据,在多位玩家集聚的美国市场,亚马逊以37.6%的绝对优势稳居市场份额第一,领先其他平台。

     

    3.跨境电商四小龙发展迅猛,抢占海外市场先机

     

    我国出海“四小龙”包括: 阿里巴巴旗下速卖通;拼多多旗下Temu;字节跳动旗下TikTokshop;希音SHEIN。23年以来,我国四小龙积极布局出海之路,让海外电商市场格局产生了巨大改变。其中SHEIN和Temu,根据Data.ai最新发布的2023Q1-Q3全球购物App下载量数据,SHEIN超过亚马逊成为全球第一,而从23年10月全球用户数来看,亚马逊同增4%,Temu和SHEIN加总增至2.6倍。据information报道,23Q1-Q3期间SHEIN收入达240亿美元,增长超40%。预计年底收入将达320-330亿美元, 有望实现全年销售额40%的增长目标。另外,Temu在23Q3销售额已突破50亿美元,9月上线一周年之际单日GMV达8000万美元。

     

     

    4.出海赛道竞争逐渐热化,各平台也在不断利用差异化吸引客户

     

    国内各大电商平台将国内的运营模式复制到海外市场,屡试不爽。传统跨境电商头部玩家则是通过服务体系的拓展和纵向加深等方式进行模式创新,而独立站平台也在进行第三方平台模式的探索和品类扩展,以尝试突破自营型平台可能面临的增长瓶颈。

     

    三、跨境电商产业链全景图

     

    跨境电商产业链环节主要分为:供应商、品牌/卖家、平台、物流等。

     

    1)供应商:跨境电商发展的基石。负责生产供货,我国消费品制造业的优势,是跨境电商发展基石。

     

    2)品牌/卖家:产业链核心环节。主要在亚马逊等平台上存在,负责采购、上架、跨境物流、清关等中间环节;主要分为精品品牌模式(SKU和店铺数少,自己设计产品)和泛品开店模式(没有自己的品牌,开大量店铺、用大量SKU铺货)。

     

    3)平台:发展空间大。2023年跨境电商的主流平台为Amazon,Temu等国内平台增速快、成长空间大。

     

    4)物流:广泛受益于跨境电商发展。跨境物流由专业的物流供应商提供,亚马逊平台主要采用平台自营的FBA物流,其余以邮政小包、海外本地快递为主。

     

     

    四、行业的投资逻辑

     

    1.全球跨境电商渗透率稳步提升,产业结构需求互补

     

    全球跨境电商行业发展背景:①全球经济发展承受下行压力,逆全球化的高成本,世界各国家地区基于比较性优势进行商品和服务的交易前景依旧可期。②同时,疫情期间线下渠道受限也加速了线上交易普及度,进一步促进了全球电商渗透率的提升。③随着产业结构升级、政策鼓励和技术进步的深入推进,我国跨境出口电商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受新冠疫情和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的催化,跨境电商市场交易规模稳步增长,全球网购渗透率快速提升,使得跨境电商行业迎来发展高峰。据艾瑞咨询预测,2022年全球电商渗透率预计达到20.3%,零售额预计从2017年的2.4万亿美元提升至2022年的5.5万亿美元,期间CAGR为18.04%,全球电商市场环境稳步向好。美国研究公司eMarketer预计,到2025年全球电商销售额预计将达到7.39万亿美元,电商在全球零售领域的渗透率将上升至23.6%。在便捷、高效、高性价比等优势的推动下,消费者持续向线上转化。另外,全球电商市场与基础设施发展有所不同,为跨境电商持续发展提供了持续的动力。

     

    资料来源:资料来源:艾瑞咨询,上海证券研究所

     

    2.跨境贸易往来增加叠加物流便利,出口业务持续增长

     

    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驱动跨境电商物流市场持续增长。据观研天下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跨境电商物流行业市场规模为2.9万亿元,2017-2021年复合增长率为21.8%。2022年我国跨境电商物流超3万亿元。按货品流向,跨境电商物流分为出口跨境电商物流和进口跨境电商物流。我国跨境电商物流以出口为主,2021年出口跨境电商物流市场规模占比达72.41%。进口跨境电商物流市场规模为0.8万亿元,占比27.59%。我们认为,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跨境物流企业提升营运效率和数字化转型能力,跨境物流企业应着力于智慧化转型,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国际货物流动需求。  

     

    跨境物流企业数量持续增加。近年来中国跨境物流企业数量整体保持稳定增长趋势。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2年跨境物流企业数量共有146661家,同比增长10.04%,截至2023年10月,共有156719家。我们预计未来全球跨境物流市场将持续扩大,为跨境物流企业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挑战,推动跨境物流市场不断发展。

     

     

    3.产业政策推动我国跨境电商快速发展

     

    产业政策陆续出台推动行业发展。我国陆续出台一系列跨境电商领域的支持性政策,规范和引导跨境电商产业发展方向。2022年2月及11月,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进行两轮扩围,先后设立跨境电商综试区。自2015年首批设立后,国务院已分七批设立165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全面覆盖31个省份。

     

     

    我国跨境电商行业监管体系仍在完善。我们认为,尽管我国跨境电商行业已经历了一段高速发展期,但相比其他行业而言,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历史整体相对较短,监管体系、政策体系仍在持续完善过程中。不排除未来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出台新的政策法规,从而改变跨境电商企业经营环境的可能性。

     

     

    4.海运费下降、优化供应链结构

     

    海运费呈现下降趋势,跨境电商企业利润进入回升通道。疫情期间海运费长时间处于高位,跨境电商卖家的利润受到影响。受海运费上涨、原材料涨价及汇率波动等因素影响,乐歌股份、吉宏股份等企业2021年出现营收增长、利润下滑。从22年第二季度开始,海运周期降低、价格由高点逐步回落,行业逐步回暖。企业可以获得更具竞争力的运输价格及大幅降低单批次采购备货,提升库存周转效率,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得以提升,整体运营成本和运营风险都大幅降低,跨境电商企业利润进入回升通道。

     

    优化供应链结构,助力跨境电商发展。跨境电商物流运营模式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通过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手段,对物流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高效的物流运营网络,通过网络化的方式,实现跨境电商物流运营各个环节的信息共享、协同运作。另外,国内物流企业具体环节上通过自动化投入提升效率,例如京东的澳大利亚悉尼仓拥有近百台AGV机器人,把传统拣货效率提升了300%。

     

     

    五、相关上市公司梳理

     

    上海证券研报中指出,逆全球化的高成本、线上渠道快速发展和AI数字化转型推动,推动跨境电商具有长期发展空间。中国数字经济兴起带动了出口技术复杂度增长,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在全球价值链的参与度与分工地位,中国出口产业链逐渐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高附加值比重提升,跨境出口电商利润空间打开;跨境贸易往来日益增加以及互联网技术渗透率提升的作用下,中国跨境电商出口规模将持续增长。

     

    产业链相关个股梳理如下:

     

     

     

     

    风险提示:海外经济复苏不及预期风险、汇率大幅波动的风险等

     

    参考资料:20240424——短跑至长跑,跨境出海提速;

                  20240409——东吴证券—【勘误版】深度:跨境电商全产业链图谱;

                   网页公开资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上海亚商投资顾问刘欢(登记编号A0240622030002)编辑整理。以上内容是基于市场已公开的信息编辑整理,评估及预测为发布日观点和判断,因此不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文中任何观点均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学习。我司不与您分享投资收益,也不承担风险损失。涉及个股仅限于案例分析和教学使用,不作为您最终买卖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