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商投顾-估值+基本面双修复,这个板块有望拨云见日!

    2024-05-21 17:51:28

    导读/核心观点

    ①国家统计局发布今年4月份,国内猪肉价格同比上涨1.4%;
    ②至暗已过,生猪养殖企业业绩改善可期,行业有望企稳反弹。

     

     事件驱动: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国内猪肉价格同比上涨1.4%。上海钢联农产品事业部生猪分析师张斌对记者表示:“春节过后,生猪价格整体呈现震荡上行态势,全国均价逐月走高。5月20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出栏均价为15.73元/kg,环比增长4.79%,同比增长11.27%。”

     

    多家猪企近期披露的2024年4月份生猪销售数据显示,商品猪销售均价出现同比上涨,公司销售收入也实现增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对记者表示:“目前,生猪养殖行业正从猪价低迷向常态波动转变,从全行业亏损进入到行业正常盈利区间。”

     

    行业透视

     

    前期压栏和二次育肥导致的活体库存目前正逐步释放,近期生猪出栏均重已经开始下滑,随着阶段性供应压力的陆续出清,去年的产能去化或开始兑现效果,后续供给逐月下滑,需求季节性逐月上升,2024年下半年猪价或将进入新一轮上行周期。(文末附产业链及相关上市公司梳理)

     

    一、行业简介

     

    1.生猪简介

     

    生猪,即种猪之外的未被宰杀的家猪统称。生猪肉可食用,皮可制革,体肥肢短,性温驯,适应力强,易饲养,繁殖快,是我国居民主要的肉类来源之一。生猪除以鲜肉供食用外,也可以深加工成火腿、腌肉、香肠和肉松等制品。除食用之外,猪皮、猪鬃和猪肠衣还可作工业原料,应用较为广泛。

     

    猪肉在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猪肉生产、消费市场,猪肉供应关系国计民生因此,生猪养殖业的发展对保障市场供应、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生猪繁育体系图解

     

    生猪繁育体系按照代际定义为一元猪(纯种猪)、二元猪(种猪)、三元猪(商品猪)。如果按照辈分,也可分为曾祖代、祖代、父母代和商品代。其中,“祖代”一元纯种猪用来生产二元种猪,再通过选取二元母猪,以及一元纯种公猪,作为“父母代”用来生产三元“商品代”。

     

    国外一元纯种猪主要有五大品种,其中长白猪、大约克夏猪、杜洛克猪是最为常见的三个品种。国内一元纯种猪主要为宁乡猪、太湖猪、香猪、东北民猪。目前,我国种猪依旧主要依靠进口。通过一元的长白公猪和大约克夏母猪(简称大白猪)产下二元“长大”猪,再选取其中“长大”母猪和一元杜洛克公猪作为父母代,杂交出三元“杜长大”猪。通过杂交得到的“杜长大”猪继承了祖代优势基因,具有体型大、生长周期短、饲料回报率高、瘦肉率高、经济效益明显等特点,因此广泛流通于市场。

     

     

    3.生猪生命周期图解

     

    世间万物,各自有着自己的生命周期,这是亘古不变的法则,生猪也不例外。站在养殖户的角度,从补栏后备母猪到商品猪出栏变现,大约需要经历14个月。

     

     

    4.养殖模式

     

    生猪养殖主要由三个阶段组成,分别为育种、育仔、育肥。目前大规模猪企尽可能通过自己选育、扩繁祖代猪以确保优良基因,进而保证养殖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因此育种环节差异性不大,各家猪企的经营模式差异主要体现在育仔和育肥介入模式上。

     

     

    二、拨云见日,猪肉产业链景气度提升

     

    1.猪肉产业链全景图

     

    生猪产业链主要包含五个环节:饲料生产、生猪养殖、屠宰加工、肉制品生产和产品销售,其中养殖、屠宰和肉制品是产业链的核心组成部分。

     

     

    2.产业链近况表现

     

    从猪肉产业链来看,行业景气度持续上升。从上游来看,饲料产量与价格双双下降,缓解生猪养殖环节成本压力,同时种猪市场需求偏弱,能繁母猪存栏或将持续下行;从中游来看生猪存栏去化加速,养殖利润恢复在即;从下游来看,经济复苏持续,猪肉价格有望在下半年企稳回升。

     

    2024 年 1-2 月,全国工业饲料产量 4437 万吨,同比减少 3.6%;育肥猪配合饲料月均价格为 3.53 元/公斤,同比下降 7.8%;育肥猪浓缩饲料月均价格 5.35 元/公斤,同比下降 8.1%。

     

     

    2023 年 10 月-2024年 3 月共进口改良用种用猪 5248 头,环比减少 46 头;进口均价从 65.54 美元/千克下降至 34.81 美元/千克。

     

     

    2024 年 2 月,规模养殖生猪净利润为 35 元/头,散养生猪为-87 元/头,23 年同期分别为-202 元、-330 元,净利润同比改善较大,规模化养殖扭亏为盈的同时存栏去化加速,显示市场景气度提升较多,规模化养殖企业多为主动存栏调控,而非被动抛售出栏。

     

     

    经济复苏持续,猪肉价格有望在下半年企稳回升。一方面,周期性因素影响开始显现,能繁母猪与生猪存栏减少将缓解市场供需矛盾,促使猪肉价格回归合理水平;另一方面,2024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之一是居民消费价格涨幅 3%左右,反映了对居民消费的关注和支持。猪肉价格作为居民消费价格重要组成部分,有望在近一年多的低位震荡后,伴随经济持续复苏迎来企稳回升。

     

     

    三、至暗已过,生猪养殖企业业绩改善可期

     

    2023 年养殖企业基本无盈利,周期下行波及全行业。从 24 年各生猪养殖企业的业绩表现来看,除神农集团实现盈利外,其他公司经营均有不同程度的亏损,但神农集团中畜牧养殖业务的营业利润也仅五千万,其中 20%的生猪内销自身的屠宰公司,由此看,猪价下行已经波及了全行业。

     

     

    从目前来看,生猪养殖业最黑暗的时刻已经过去,业绩改善的局面将会逐步呈现。一方面,生猪养殖企业扩产能速度放缓,经营重点转向调结构、提效率,部分企业增加融资以抵御行业寒冬;另一方面,全产业链布局的生猪养殖企业有穿越猪周期下行的优势,在上游饲料和下游屠宰业务有产能扩张举措的企业有望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抗风险能力。

     

    因此后续在猪肉供给持续收缩、需求恢复的市场环境下,猪肉价格上涨和养殖成本下降有望对养殖企业业绩改善提供双重支撑。

     

    四、时间积蓄合力,估值与基本面修复共推行情

     

    回顾2006年以来的5轮猪周期,市场总结出传统猪周期规律,通常一轮完整猪周期约4年,上行周期15-18月,高位震荡阶段16-20月,下行周期15-18月。然而2022年的上行周期仅持续半年,生猪现货价格便触顶回落,3个月时间跌破成本线。传统猪周期规律失效,而本轮猪周期的下行阶段持续时间更长、更难熬。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供给方面,猪周期影响要素中市场内部博弈的影响较大,二次育肥、惜售情绪在周期上行前更为浓厚,且规模化养殖企业的资金实力和养殖效率提高,自然去化的时间拉长;需求方面,可能是因为消费复苏偏缓,餐饮恢复前慢后快,且牛羊肉价格持续下行,23 年平均价格均同比下降 3 元/公斤,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猪肉消费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自今年3月起,仔猪、肉猪价格在不断飙升,上市猪企同期披露的3月生猪销售环比基本“量价齐升”,而4月猪价更是持续稳步上涨,部分上市猪企销售均价和销售收入实现环比增长。前期猪价已两次触底,在政策支持与行业周期驱动下,24Q2-Q3 猪肉价格企稳回升或为大概率事件,新一轮猪周期上行趋势未变,市场共识得以凝聚。

     

     

    观测猪周期的供给和养殖业绩可以发现,能繁母猪存栏减少已带动生猪存栏减少,猪粮比价回归绿色区间,规模养殖净利润转正,秋冬消费旺季来临前,供给减少将成为主要的稳价支撑。生猪养殖企业有望在今年上半年继续估值修复,下半年开启基本面修复,共推生猪养殖板块行情持续。

     

     

    五、相关上市公司梳理

     

    联储证券研报,生猪价格有望在存栏减少趋势中企稳回升,生猪销量有望在猪肉消费淡季后环比改善,生猪养殖成本有望在饲料和种猪价格下行与规模养殖效率提升中进一步优化。建议持续关注生猪养殖板块受益于猪肉价格上涨、规模化养殖成本优势明显的公司。

     

    华安证券在研报,生猪养殖效率大幅提升及需求疲弱造成2023年以来猪价持续疲弱,生猪价格持续低迷有望加速产能去化。根据2024年生猪出栏量,温氏头均市值 3127元、牧原2944元、巨星农牧4650元、华统股份3200元、新希望2382元、天康生物2633 元、中粮家佳康1473元。一、二线龙头猪企估值多数处历史底部,已先于基本面调整到位,生猪养殖板块有望企稳反弹。

     

    产业链相关标的梳理如下:

     

     

     

     

     

     

    风险提示:关注经济复苏偏缓超预期、猪瘟等疫病影响超预期、生猪价格波动过大带来的市场情绪变化超预期等

     

    参考资料:20240426——联储证券—24Q1 猪肉行业跟踪:拨云见日,至暗已过;

                     20240114——华安证券—猪肉消费处于近年底部,1H2024 产能去化有望加速;

                     同花顺软件等网页公开资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上海亚商投资顾问刘欢(登记编号A0240622030002)编辑整理。以上内容是基于市场已公开的信息编辑整理,评估及预测为发布日观点和判断,因此不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文中任何观点均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学习。我司不与您分享投资收益,也不承担风险损失。涉及个股仅限于案例分析和教学使用,不作为您最终买卖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