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商投顾-财经早读/2024年2月8日星期三

    2024-02-08 06:51:07

    导读/核心观点

    1、新华社:证监会主要领导调整,吴清被任命为党委书记、主席
    2、国资委:推动国资央企扎实做好发展新质生产力、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信访等工作
    3、国家发改委:下达2023年增发国债第三批项目清单

     

    一、新闻早餐

     

    1.热点聚焦

     

    1)新华社:证监会主要领导调整,吴清被任命为党委书记、主席。中共中央决定,任命吴清同志为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免去易会满同志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职务。国务院决定,任命吴清同志为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免去易会满同志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职务。

     

    2、国资委: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召开扩大会议,推动国资央企扎实做好发展新质生产力、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信访等工作。会议认为,要牢牢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重大任务,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抢占新领域新赛道,加快发展方式转型创新,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3)国家发改委: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有关部门下达2023年增发国债第三批项目清单,共涉及项目2800多个,安排国债资金近2000亿元,主要包括以京津冀为重点的华北地区等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能力,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重点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程,甘肃、青海灾后恢复重建等领域。第三批项目下达后,2023年1万亿元增发国债项目全部下达完毕。

     

    4)监管多举措激发并购活力,助力上市公司做优做强。证监会2月6日提出将从五方面活跃并购重组市场。对此,市场人士认为,这些举措有助于提高并购重组灵活性,提高重组效率和质量,激发上市公司并购热情,推动并购重组市场繁荣发展,助力上市公司做优做强,并进一步提高公司投资价值。“近期并购重组呈现行业集中、以购为主和审核提速三大特点。”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对记者表示,近期大多数并购重组发生在同行业或上下游企业之间,显示出公司通过并购加强产业链整合,提高竞争力和市场份额。在近期公布的重大资产重组计划中,收购案例明显多于资产重组出售“瘦身”的案例,这反映了公司在积极寻求扩张和业务增长。此外,头部大市值公司在并购重组时有望获得“快速审核”的待遇,这有助于加速并购进程,提高并购效率。

     

      2.环球市场

     

    1)美股:美股高开高走,纳指涨超1%,续创2022年1月份以来新高;标普500指数涨0.88%,续创历史新高;道指涨0.5%,逼近历史高点。

     

    2)欧洲三大股指当天全线下跌,英国伦敦股市《金融时报》100种股票平均价格指数7日报收于7628.75点,比前一交易日下跌52.26点,跌幅为0.68%。法国巴黎股市CAC40指数报收于7611.26点,比前一交易日下跌27.71点,跌幅为0.36%;德国法兰克福股市DAX指数报收于16921.96点,比前一交易日下跌111.28点,跌幅为0.65%。

     

    3)国际原油:国际原油期货结算价收涨。WTI3月原油期货收涨0.55美元,涨幅0.75%,报73.86美元/桶。布伦特4月原油期货收涨0.62美元,涨幅0.79%,报79.21美元/桶。

     

    3.宏观经济

     

    1)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今天(2月7日)公布:2023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352.4万亿元,同比增长5.2%。从结构看,农产品、工业品、消费、进口领域物流需求均保持稳定增长。高端制造、线上消费等新动能领域回升明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日益完备,全年新增建设国家物流枢纽30个。

     

    2)2024年综合运输春运工作专班数据显示,今天(2月7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超2.35亿人次。其中,公路人员流动量预计超2.1亿人次,铁路客运量预计1310万人次,水路客运量预计68万人次,民航客运量预计220万人次。

    3)央行:截至2024年1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193亿美元,较2023年12月末下降187亿美元,降幅为0.58%。中国1月末黄金储备报7219万盎司,为连续15个月上升。

     

    4)第一财经:进入2024年,商业银行“全面降息潮”仍在延续。据了解,一些银行即将迎来新一轮存款利率调降。例如,盛京银行将于2月8日下调定期存款利率,厦门国际银行也将于春节后调降部分期限存款利率。

     

    4.产业观察

     

    1)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月7日,有75家非上市财险公司披露2023年相关数据。其中,有50家公司盈利,合计盈利90.6亿元;25家公司亏损,合计亏损43.8亿元。整体来看,非上市财险公司盈利能力依然呈现较强的马太效应,头部公司盈利占比高,这说明中小财险公司盈利能力依然堪忧。盈利最高的前三家公司净利润合计为37.12亿元。对这一现状,多位受访专家认为,中小财险公司在公司战略上要切入细分赛道,加强产品创新,打造品牌优势,实现差异化发展。

    2)工信部、自然资源部:下达2024年第一批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第一批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分别为13.5万吨、12.7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2.5%、10.4%。2023年全年合计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分别为25.5万吨、24.4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1.4%、20.7%。

    3)中钢协数据显示,2024年1月下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共生产粗钢2218.24万吨、生铁1957.85万吨、钢材2164.31万吨。其中,粗钢日产201.66万吨,环比下降3.69%,同口径相比去年同期增长1.48%;生铁日产177.99万吨,环比下降6.00%,同口径相比去年同期下降1.61%;钢材日产196.76万吨,环比下降2.90%,同口径相比去年同期增长2.62%。

     

    4)全球咨询机构SNE research公布了去年全球动力电池的装车总数据。2023年,在世界各国注册的电动汽车(EV、PHEV、HEV)的使用的动力电池约为705.5GWh,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38.6%。SNE Research在去年年初预测,2023年全球动力电池装车将达到749GWh,最终的数据低于预期。此外,跟2022年全年电池装车增速71.8%相比,2023年电池装车的增速也明显放缓。从2023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名企业来看,中国企业依然占据六席,分别为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欣旺达。跟去年的前十榜单相比,亿纬锂能代替了孚能科技入榜。六家中国电池企业市占率达63.5%,其中,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市占率之和依然过半,达52.6%。

     

    5)2024春节档首日预测票房12.99亿。据灯塔专业版,春节档新片龙年大年初一(2月10日)AI预测票房出炉,单日大盘预测票房12.99亿,《热辣滚烫》《飞驰人生2》《第二十条》预测票房位列前三位。

     

    6)商务部:9单位于近期联合印发《关于支持新能源汽车贸易合作健康发展的意见》。《意见》提出包括海外研发合作、提高海外合规经营能力、因地制宜加强与海外相关企业合作、加强海外维修等售后能力建设等共计18项政策措施。

         

    二、新股申购

     

    新股(含北交所):肯特股份

    新可转债: 无

    上市新股: 无

    上市可转债:无

     

    参考资料:东方财富,Wind资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上海亚商投资顾问刘欢(登记编号:A0240622030002)编辑整理。以上内容是基于市场已公开的信息编辑整理,评估及预测为发布日观点和判断,因此不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文中任何观点均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学习。我司不与您分享投资收益,也不承担风险损失。涉及个股仅限于案例分析和教学使用,不作为您最终买卖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