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商投顾-增长超预期+高景气度,光模块有望持续爆发(附股)!
2024-01-22 16:55:32
导读/核心观点
①海外AI产业链集体大涨,光模块是国内AI最受益板块;
②24年随着大模型厂商加速AI建设,预计800G需求将迎来爆发式增长。事件驱动:上周五美股超微电脑上涨36%创历史最大涨幅,AMD涨7.1%、英伟达涨4.2%、微软涨1.2%均创历史新高,谷歌、台积电、戴尔等科技股纷纷大涨。光模块作为数据传输的基础部件,在本次AI建设周期中举足轻重。
光模块是光纤通信系统的核心器件之一,是光通信设备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作用是实现光电转换。西南证券认为,光模块是AI最受益、确定性最高板块。从下游需求来看,22年为800G元年,市场出货量约为万只级别,23年为起步年份,24年随着大模型厂商加速AI建设,加单意愿强烈、节奏频繁,预计800G需求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行业透视
CPO发展目前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市场空间广阔。LightCounting认为,CPO出货量预计将从800G和1.6T端口开始,于2024至2025年开始商用,2026至2027年开始规模上量,主要应用于超大型云服务商的数通短距场景。CIR预计到2027年,共封装光学的市场收入将达到54 亿美元。(文末附产业链及相关上市公司梳理)
一、行业概述
1.CPO概念
CPO(co-packagd optics)即光电共封装,是一种新型的光电子集成技术,指将网络交换芯片和光模块共同装配在同一个插槽上,形成芯片和模组的共封装。
通过将交换芯片和光引擎封装在一起,CPO 技术可以缩短交换芯片和光引擎之间的距离,以帮助电信号在芯片和引擎之间更快地传输;不仅能够减少尺寸,提高效率,还可以降低功耗。
2.CPO技术
CPO技术就是将不同波长的光信号传输到同一条光纤上,然后在光传输设备中对光信号进行封装和解封装,使得光信号和数据能够混合传输。CPO技术将传统的光传输和数据传输进行了融合,使得网络传输效率更高、可靠性更强。
3.CPO 技术的优势
CPO 技术的核心是在算力大幅提升的情况下,如何节约成本。CPO 这种封装技术可以提高芯片的集成度,减小封装体积,提高系统性能,降低成本。CPO 技术在光电共封装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封装结构,降低了封装成本,提高了封装效率。
4.CPO 的两种封装方式
在 CPO 技术的应用中,有两种主要的封装方式,分别是CPT和CP-AOCs:
CPT 技术将收发器和芯片封装在同一个封装体中,可以减小芯片封装面积和信号传输长度,提高光通信的速度和质量。
CP-AOCs 技术则是将光模块和芯片封装在同一块 PCB 板上,并使用微型化的线缆连接光模块和芯片。CP-AOCs 技术可以实现更高的数据密度和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目前在数据中心、云计算和 5G 通信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CPO 驱动因素
1.高速模块的信号劣化、功耗等问题,推动 CPO 有望成为长期技术趋势
早期光模块作为易损部件,出于便于维修考虑采用热插拔的形式。但热插拔形式下,光模块光引擎距离交换芯片很远,电信号在 PCB 中走线很长,在高速尤其是 800G 光模块等场景下,PCB 走线过长造成信号劣化,形成传输瓶颈。因此光引擎逐渐靠近交换芯片(OBO 技术),而 CPO 就是把光引擎直接移到交换芯片的封装基板上,彻底让光学引擎和交换芯片的电连接距离短到极限。
同时,随着交换机不断发展,ASIC 和光模块之间的功耗不断升高,经预测对于 25.6T 这一代芯片,Serdes 功耗占比超过 30%。
2.高性能 AI 集群和 HPC 对带宽及速率要求快速提升
Nvidia 的 Craig Thompson 提出,AI 集群所需的网络连接带宽将增加 32 倍,目前可插拔光模块的设计将使整个系统的成本增加一倍,并增加 20-25%的功耗。同时,内存访问也是 AI 集群和 HPC 的另一个瓶颈。因此,CPO 被认为是可以在 AI 集群和 HPC 中提供巨大的、高效的连接的唯一途径。
3.标准化的制定为 CPO 发展奠定基础
2023 年 4 月 5 日,国际光互联组织 OIF 发布了业内第一个 CPO 标准草案,其主要定义了用于以太网交换机的 3.2TCPO 模块,可基于 100G 电通道,并提供 50G 通道后向兼容。该模块定义可以用于光模块,也可以用于无源的电缆组件,可支持实现 51.2Tbps 汇聚带宽交换机的光和/或电接口实现。在OFC2023 上,博通也展示了其基于硅光的第二代交换机,其使用 8 个 6.4TCPO 光引擎实现 51.2T 交换容量。
从开放网络的角度,本次草案推动了光电合封生态标准的制定,为 CPO 技术的升级和产业链成熟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光通信产业链
光通信产业链涵盖了光芯片、光组件、光器件、光模块、光通信设备和终端客户等环节。产业链上游为光通信的基础器件,包括光芯片、光组件等,其中光芯片决定光模块性能表现,技术要求高,工艺流程复杂,存在研发周期大、投入大、壁垒高等特点,是光模块中技术含量最高的部分之一,这些技术中CPO就具有代表性。
产业链中游各种光组件加工组装得到光器件,多种光器件封装组成光模块,实现光信号和电信号的转换;产业链下游为交换机、路由器等系统设备,应用于电信市场和数通市场,如光纤接入、4G/5G 移动通信网络,云计算厂商数据中心等领域。
四、行业投资逻辑
1.CPO 是光通讯实现光电转换的长期路径
在 AI 算力高弹性、国产化进程持续推进、下游模块厂商海外业务拓展等的共同催化下,光芯片领域发展前景广阔,国产替代正当时。未来光芯片顺应集成化规律,向硅光芯片集成高速光引擎的发展趋势是目前行业共识,硅光芯片凭借低成本、高性能的优势亦有望成为更优解决方案。CPO、LPO、硅光、相干以及薄膜铌酸锂等技术值得关注,将有力推动光芯片技术升级和更新换代。
其中 CPO 方案是通过在交换机光电共封装起到降低成本、降低功耗的目的。CPO 是长期来看在实现高集成度、低功耗、低成本以及未来超高速率模块应用方面是综合最优的封装方案。
2.AI 对算力需求指数级增长 CPO 配套硅光有望快速放量
在算力的成倍甚至是指数级增长下,CPO、硅光技术或将成为高算力场景下“降本增效”的解决方案。目前海外包括 Nvidia、Cisco、Intel、Broadcom 等都在储备或采购相关设备,已部分应用于超算等市场,未来 FANG 等大厂加速切换至 AI 投入,相关解决方案渗透率可能大幅上行。
大数据、云计算、AI 等应用需求的发展,驱动数据中心规模不断扩大,对带宽容量与高速数据传输速率的需求明显增加。CPO 是实现高速率、大带宽、低功耗网络的必经之路。ChatGPT 的走红,让各厂商加速对 AI 领域的投入,对功耗和成本的要求也来得更快,CPO 配套硅光有望在未来 2-3 年快速放量。
3.高速率 CPO 渗透率预计从 24 年开始显著提升,高速率光模块需求海外先行
根据 Light Counting 数据预测,800G/1.6T 光模块与 AOC 加上 CPO 出货将从 2022 年不到百万件增长至 2027 年超过 1500 万件,其中 CPO 渗透率将从 24 年开始快速提升。2023 年 4 月 5 日全球光互连论坛 OIF 发布业界首个 3.2T 共封装模块实施协议,可见目前海外市场,尤其是高速率板块对 CPO 需求更为迫切,国内上量节奏紧随其后。
4.2027 年整体市场规模有望达 54 亿美元
数据中心中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流量为 CPO 主要驱动力,2027 年整体市场规模有望达 54 亿美元。根据 CIR 的市场报告,在 CPO 发展之初的 2023 年超大型数据中心 CPO 设备收入将占 CPO 市场总收入80%,因此 CPO 的部署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数据中心交换速率的推动。
五、行业主要上市企业
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大算力应用场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CPO 作为业界公认的未来高速率产品形态,开启了光通信新的技术演进路线。
华工科技“光联接+无线联接”的解决方案市占率行业领先,100G/200G/400G 全系列光模块批量交付,CPO 技术的各种类型 800G 系列产品已经给北美头部厂家送样测试。
源杰科技是国内高速率光芯片龙头,公司 CW 大功率光源可以用于 CPO领域,已向多家客户送样测试。
铭普光磁的光模块产品广泛应用于数通领域,400G 系列产品已生产交付,800G 光模块预研中,其中 CPO 相关技术是公司未来研发的重要方向之一。
此外与 CPO 紧密相关并且在 CPO 领域亦有所布局的公司包括:联特科技、锐捷网络、中际旭创、通宇通讯、中京电子、天孚通信、新易盛、光迅科技、德科立、仕佳光子等。
风险提示:光模块价格降幅超出预期、CPO渗透率不及预期等
参考资料:20230616--慧博智能投研—CPO 技术深度报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上海亚商投资顾问刘欢(登记编号A0240622030002)编辑整理。以上内容是基于市场已公开的信息编辑整理,评估及预测为发布日观点和判断,因此不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文中任何观点均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学习。我司不与您分享投资收益,也不承担风险损失。涉及个股仅限于案例分析和教学使用,不作为您最终买卖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