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商投顾-市场渗透率逐步提升,该行业有望持续高增长(附股)!
2023-11-28 17:53:20
导读/核心观点
①电子学习本环比增长123.3%,同比增长30倍以上;
②2025 年市场规模预计可达 723 亿美元。事件驱动:据洛图科技(RUNTO)线上监测数据显示,电子纸学习本的10月线上销量达到了1.6万台,环比增长123.3%,同比增长30倍以上。同时,学习本在整体电子纸平板的市场占比由去年10月的0.9%上升至今年的19.9%。
受此消息影响,电子纸概念最高上涨近4%(盘中截图),其中清越科技涨超10%,亚世光电涨停,秋田微、合力泰、研奥股份等跟涨。
行业透视
电子纸具有低功耗、护眼等类纸特性,逐步对传统纸张形成较强替代,行业正迈入高速成长期。随着国家政策的引导,全彩技术的突破,以及下游终端应用格局的全面打开,电子纸行业有望持续高速增长。奥翼电子等国产企业积极发力电子纸技术,有望打破膜片供给端技术垄断,清越科技等模组厂商则受益供应商深度绑定,行业高景气带动下业绩将快速增长。(文末附产业链及相关上市公司梳理)
电子纸概念A股趋势图如下:
一、电子纸具有类纸特性,行业进入高速成长期
1.定义及优势
电子纸,也叫数码纸。它是一种超薄、超轻的显示屏,即理解为"像纸一样薄、柔软、可擦写的显示器"。电子纸是一种类纸性的新型电子显示技术,自身不发光,依靠自然光反射成像,无需任何外部电源即可维持静态图像,实现同纸张一样的阅读体验。电子纸由数百万个微胶囊构成,微胶囊里面包含电泳粒子——带负电荷的白色及带正电荷的黑色粒子,悬浮于透明液体中,当电场接通时,该区块对应的黑或白粒子会移动至微胶囊的顶端,使用者在该区块上,就能看到白色或黑色,而对同一个微胶囊施加不同电压,微胶囊表面就会呈现半黑半白,使用者就可以看到灰色。
双稳态、反射式显示是电子纸与其他显示技术最大的不同。双稳态是指在供电电源完全拔除状态下,电子纸显示屏画面仍能持续显示,不会消失,仅在更换画面时消耗电量,功耗极低。例如在使用电子纸阅读器时,阅读时不会消耗任何电量,仅在翻页时消耗电量。根据元太科技官网数据,相同尺寸的显示屏幕,电子纸显示屏功耗仅为 LCD 显示屏的 2.8%,具有更优异的节电性能。
反射式显示是指电子纸自身不发光,完全无需背光源,利用环境光源照射在显示屏幕上,再折射光线至观看者眼中,与传统纸张或生活中物体的可视原理无异,并且环境光源越亮,电子纸越清晰。而 LCD、OLED等显示屏幕需要背光模组或自发光,光线直射观看者眼睛容易造成视觉疲劳等问题,因此电子纸较其他电子设备更加护眼。
2.电子纸产业发展历程
根据 ePaper Insight 数据,电子纸产业发展经历了五个时期:
1)阅读器增长期(2007-2011),2007 年亚马逊推出 Kindle 阅读器,带动全球电子纸市场迎来单一阅读器品类的高速增长;
2)全球回落期(2012-2014),众多厂商入局发起激进降价策略,加上 iPad 上市后的分流,全球电子纸市场呈现断崖式下滑;
3)产业盘整期(2015-2016),全球电子书阅读器市场达到历史低谷,电子纸价签市场经过前期孕育步入产业发展上升期;完全复苏;
4)产业复苏期(2017-2018),随着电子墨水屏成本持续下降,下游应用场景逐步打开,电子纸产业用格局全面打开。
据洛图科技数据,2022 年全球电子纸市场规模达 249 亿美元,同比增长 120%,2025 年市场规模预计可达 723 亿美元,2021-2025 年复合增速高达 59%。
二、政策、技术、需求驱动电子纸产业快速发展
1.国家政策对电子纸产业支持力度持续提升
电子纸的节能减排价值显著,顺应双碳政策下的产业发展趋势。2021 年 12 月,工信部电子信息司提出“重点加强 Micro-LED、电子纸、硅基 OLED、印刷显示等前瞻性产业布局”。2022 年 3 月,教育部提出“提高爱眼护眼意识,科学使用电子产品”的宣教,相关政策都对电子纸的产业发展提供积极助力。
2.全彩技术为电子纸产业带来新增长动能
目前电子纸行业技术领先公司如元太科技等已经具备彩色电子纸技术解决方案,可以提供三色、四色、全彩电子纸产品。随着彩色电子纸技术的进一步突破,电子纸应用领域将会全面走向彩色化,彩色电子纸产品加速普及,为产业带来新的增长动能。
3.终端应用领域持续拓宽
电子纸在成本下降及新增需求结合后逐步向 B/C 端应用场景开拓。C 端市场由传统电子纸阅读器向电子纸平板等新产品形式拓展,B 端市场则由智慧零售的电子纸价签逐步向智慧教育、智慧交通、智慧办公、智慧医疗等商用领域加速渗透。电子纸价签可替代传统纸质价签,并具有节约经营成本、提高管理效率、提升用户体验、创新营销模式等应用价值,在下游新零售新增市场和存量改造驱动下,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电子纸教育产品满足用户护眼、无游戏等需求,可充当草稿纸、错题本、子试卷等功能。电子纸站牌可通过太阳能满足能源自给自足,对道路管理和低碳减排具有较大帮助。随着商业化渗透率的提升,B 端应用需求有望迎来爆发。
4.国内企业积极发力,电子纸产业化指日可待
电子纸产业化的制约因素主要为膜片供给,随着元太科技的扩产和国内企业的积极布局,膜片制约环节有望逐步打通。一方面,元太积极扩产满足下游爆发式需求,在原有 2 条产线基础上,2023 年底将完成建设 4 条新产线,并预留可再建 6 条以上新产线的空间。另一方面,国内企业积极发力,有望打破供给端的技术垄断。
随着国家政策的引导,全彩技术的突破,以及下游终端应用格局全面打开,电子纸行业有望迎来快速增长。奥翼电子、秋田微等国内企业积极布局电子纸自研技术,有望打破供给端的技术垄断,良性竞争下促使墨水屏成本下降与技术指标突破。清越科技、亚世光电等与元太科技深度绑定的模组厂商有望进一步保障膜片持续稳定供应,在下游高景气下推动业绩持续增长。
三、电子纸产业链上下游全景图
电子纸产业链按上中下游拆分来看,上游部分主要是电子纸膜片、TFT背板、驱动芯片等显示模组核心组件的生产;中游主要是电子纸模组厂生产制造模组产品的环节,即将电子纸膜片覆在TFT背板上,然后连接驱动IC以控制显像;下游主要为电子纸显示产品集成商,即将电子纸显示模组应用于终端产品。
1.上游:电子纸膜片技术要求高,配套材料国产代替空间大
膜片为电子纸产业链核心环节,包括电子墨水、ITO(氧化铟锡)、PET 膜、光学胶、PS 保护膜等。据清越科技招股书,全球量产电子纸膜片的企业仅有两家,分别为台资企业元太科技和大陆企业奥翼电子。
膜片具有较强的专利壁垒。电子纸膜片的基本单元为微胶囊,一个微胶囊大小仅约等同于人类头发的直径,技术难度大、工艺要求高。目前,电子纸膜片厂商主要是元太科技、奥翼电子和无锡威峰等。
2.中游:授权模组厂商众多,工艺Know-How是关键
目前电子纸模组的核心厂商主要分布于中国和韩国,中国电子纸模组厂商主要有元太科技、无锡威峰、奥翼电子、京东方、合力泰、东方科脉、亚世光电、清越科技等企业。洛图科技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模组市场集中度指数CR4已达到78.2%,模组厂商的竞争格局呈现高集中寡占型。
出货量方面,根据CINNO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电子纸模组出货量较2018年出货量增长了3倍多。预计未来几年电子纸模组出货量仍将保持高速增长,2021-2025年CAGR将达到46%。
3.下游:小尺寸产品占比较大,应用领域正不断扩张
电子纸产业下游主要是各应用终端的品牌商。下游的应用终端产品尺寸覆盖范围广,从厘米级别的穿戴设备、电子标签、电子书阅读器等产品,到米级别的广告牌、数字标牌等产品均有覆盖。伴随着物联网的发展,电子纸也在各场景和领域中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其应用终端可分为toB端和toC端两大类。其中toB端的应用包括智慧零售、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办公、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民航、智慧工业八大应用领域,而toC端的应用则主要有电子纸平板、电子纸手机、笔记本、显示器等产品。
四、电子纸行业发展趋势
目前,电子纸在国内应用比较多的领域主要有ESL、电子书和电子纸笔记本。从未来趋势与现有数位技术应用来看,在数字化、可持续发展的态势下,零售、物流与仓储等相关企业对采用电子纸平板、电子标签等产品的意愿将大幅提升,加上随着彩色电子墨水屏技术快速提升,各类电子纸产品从黑白走向多彩化发展,成为电子纸市场规模的主要成长动能。叠加全球碳中和背景下,电子纸产业化有望加速,未来前景广阔。电子纸产业链及相关企业梳理如下:
风险提示:电子纸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电子纸降本节奏不及预期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上海亚商投资顾问刘欢(登记编号A0240622030002)编辑整理。以上内容是基于市场已公开的信息编辑整理,评估及预测为发布日观点和判断,因此不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文中任何观点均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学习。我司不与您分享投资收益,也不承担风险损失。涉及个股仅限于案例分析和教学使用,不作为您最终买卖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