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商投顾-顶层政策持续落地,数据要素市场未来可期!

    2023-11-22 17:00:00

    导读/核心观点

    ①当前各地数据要素政策试点频出;
    ②市场快速发展,数据要素产业链更加完善,未来可期。

     

    事件驱动:据上证报,今年新成立的国家数据局自10月底正式揭牌后,动作频频,透露出诸多信号。据透露,国家数据局正研究起草相关指导文件,将从顶层设计推动数据交易流通体系建设。

     

    当前各地数据要素政策试点频出,广东省人民政府网站11月21日披露,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数字湾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的通知,提出建设数据要素统一大市场;浙江出台国内首个针对数据资产确认制定的省级地方性标准《数据资产确认工作指南》,将于2023年12月5日起正式实施;北京推出政策鼓励企业进行数据资产入表,达标企业相关费用最多可补贴入表相关费用50万元;公共数据的政府指导定价的管理办法有望于今年底明年初出台,以公共数据为首的数据要素有望加速开放。

     

    数据要素管理体系支架已建成,政策细则逐步完善,预计后续数据要素化落地将加速,相关产业链公司将迎来高增长机会。

     

    一、政策吹响号角,数据要素行业静待花开

    1.概况

     

    202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提出了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五个要素领域的改革方向,明确了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具体举措,数据要素正式成为了我国的新型生产要素。

     

    不同于土地、劳动、资本等传统生产要素,由于具有非物质性、共享性、非均质性、外部性等特性,数据要素同时拥有了劳动对象和生产工具的双重属性。单独的数据没有价值,只有实现其在各市场间高效有序流通时,才能赋能其他生产要素与实体经济,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的深刻变革。

     

    在数字社会,数据扮演基础性战略资源和关键性生产要素双重角色,一方面,有价值的数据资源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催生和推动众多数字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数据区别于以往生产要素的突出特点是对其他要素资源具有乘数作用,可以放大劳动力、资本等要素在社会各行业价值链流转中产生的价值。

     

     

    2.发展历程

     

    探索期(2019年11月-2021年3月):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把数据作为生产要素;202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提出了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五个要素领域的改革方向,明确了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具体举措,数据要素正式成为了我国的新型生产要素。

     

    基础搭建期(2021年3月-2023年7月):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要对完善数据要素产权性质、建立数据资源产权相关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培育数据交易平台和市场主体等作出战略部署;数据要素概念正式列入国家“十四五”发展计划。2022年1月,《“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中再提数据要素,提出要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作用、强化高质量数据要素供给、加快数据要素市场化流通、创新数据要素开发利用机制,到2025年初步建立数据要素市场体系。

     

    加速建设期(2023年7月-至今):2023年7月28日,国务院任命刘烈宏为国家数据局局长。国家数据局正式挂牌步入倒计时,数据要素各方面制度体系和配套政策加快出台,数据要素流通使用试点示范逐步推开,数据要素产业将步入快速发展期。2023年8月,财政部发布《关于印发<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的通知》,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暂行规定》是我国数据资产商业化的开端,后续涉及数据交易全生命周期及应用各环节都有望迎来相应法规或管理办法,加速催化数据要素产业健康发展及商业化落地。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数据要素作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原料和核心引擎,并凭借其对其他要素资源的价值乘数作用,有望成为国家发展的第一生产要素。

     

    二、市场快速发展,数据要素产业链更加完善

     

    1.国内外数据要素市场发展迅速,国外市场日渐成熟,国内市场正在起步

     

    2008 年,国外数据交易平台就已经进入发展初期;2020 年,欧盟委员会发布“欧盟数据战略”,促进各国数据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当前,已经有 30 多个国家出台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与制度,全球数据要素交易已经进入完全市场化阶段。国内数据要素市场发展较为缓慢,目前国家已经颁布多个法律法规,不断规范市场,并辅以积极引导,为国内数据要素市场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同时海量数据资源以及广泛的需求也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土壤。

     

    2.海量数据资源,数据要素市场蓄势待发

     

    根据 IDC《数据时代 2025》,2025 年全球每年产生数据将从 2018 年 33ZB(1ZB=10 万亿亿字节)增长到 175ZB,相当于每天产生 491EB(1EB=1.1529e+18 字节)数据。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全球海量数据中所蕴含价值凸显,数据要素作为第五生产要素将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3.我国数据要素市场进入快速发展期

     

    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数据对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突出,已成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变革的重要引擎。在政策推动、技术进步、企业创新等多方合力推动下,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已步入快速发展期。据国家工信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测算数据,2021 年我国数据要素市场规模达到 815 亿元,预计“十四五”期间市场规模复合增速将超过 25%,整体将进入群体性突破的快速发展阶段。

     

     

    4.数据要素对我国经济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促进作用

     

    根据近年相关数据估算,数据要素对我国GDP增长的贡献率和贡献度在2021年分别为14.7%和0.83个百分点,数据要素对GDP的贡献率总体呈上升状态。

     

     

    5.数据资产入表政策落地,数据价值进一步凸显

     

    2022年12月,财政部发布了《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明确了数据资产化的发展方向。

     

    数据资产入表可以显化数据资源价值,为企业依据数据资产开展投融资提供依据,优化市场资源配置;也有利于提升数据安全管理,促进数据流通使用,培育数据产业生态;数据“入表”还会催化数据财政体系,推动配套财税金融政策落地,增加国家财税收入。随着后续数据资产“入表”政策预期落地,有望加快数据资产入表实施进度,进一步释放数据要素市场潜力。

     

    三、产业链全景图

     

    数据要素产业链主要包括收集、生产加工、流通、应用几个环节。原始数据的来源十分多样,可能来源于个人信息、商业数据、公共数据等。原始数据经过采集、存储、加工、分析等生产过程即可产生有价值的信息,包括衍生数据和生产中的信息知识及算法等。衍生数据的生产要在大数据基础设施的基础之上,还包括配套的软件和技术服务等。加工后的信息可以通过数据交易市场流通到各应用领域,其转移、交易和共享等流通过程要在监管机构的保障下和数据安全前提下进行。

     

     

    数据采集是数据要素市场化首要环节,是数据存储、数据加工等的基础。数据采集行业主体主要包括采集设备提供商、数据采集解决方案提供商两类。数据采集设备商提供传感器、采集器等专用采集设备和智能设备,数据采集解决方案提供商通过人工采集服务、系统日志采集系统、网络数据采集系统等方式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

     

    企业在完成采集环节后,需对有价值数据进行有效存储,以进一步对数据进行加工和处理。现阶段,我国数据存储主要包括公有云、私有云以及混合云等方式:

    1.公有云:目前,公有云是我国最主要的数据存储平台,我国的数据存储和处理市场技术成熟度已相对较高,产业已初具规模。目前,国内公有云供应商已从早期的阿里云、腾讯云等几家互联网公司,发展成为超过 60 家企业的供应商群体。

    2.私有云:私有云主要用于对数据安全性要求较高的企业,通过私有云可构建企业专属数据中心并设立防火墙。由于企业私有云搭建和维护成本较高,且部署在私有云上的数据较难通过远程访问,因此私有云的广泛部署仍存在限制。

    3.混合云: 混合云兼具公有云和私有云的优势,提高了数据存储的安全性和灵活性,降低了存储成本。然而,混合云存储也提高了数据维护的复杂性,结合方式需进一步探索以降低兼容性问题出现可能。

     

    数据加工主要包括数据清洗、数据标注、数据审核以及数据融合处理等方式,其中,数据标注已经形成较完整产业体系。数据标注主要是通过人工方式,把数据打上标签特征,为机器系统提供学习的样本。当前,我国数据标注头部企业有 75%总部设在北京,并形成了环京产业群、环长三角产业群、环成渝产业群的产业格局。

     

    四、总结

     

    随着我国数据要素市场的建设和发展有望持续加速,国家数据局的成立、首任数据局局长的正式任命以及各地数据集团的落地,有望进一步推进产业发展。随着政策的持续推进,未来数据治理、确权及使用原则、公共数据授权运营、重点行业数据要素运营等方面有望迎来更多政策利好,龙头探索相关模式、试点也有望对数据要素产业进入加速发展期。

    相关企业如下:

    风险提示:产业进展不达预期的风险、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上海亚商投资顾问刘欢(登记编号A0240622030002)编辑整理。以上内容是基于市场已公开的信息编辑整理,评估及预测为发布日观点和判断,因此不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文中任何观点均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学习。我司不与您分享投资收益,也不承担风险损失。涉及个股仅限于案例分析和教学使用,不作为您最终买卖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