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商投顾-财经早读|2023年10月30日星期一

    2023-10-30 06:46:46

    导读/核心观点

    1、政治局会议审议《关于进一步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
    2、社保基金会召开境内投资管理人座谈会:A股进入长期配置价值窗口期
    3、央行:支持离岸人民币市场健康发展,促进在岸离岸市场形成良性循环

     

    一、新闻早餐

    1.热点聚焦

     

    1)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进一步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会议指出,推动东北振兴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今年是东北振兴战略实施20周年,新时代新征程推动东北全面振兴,面临新的重大机遇,制定出台一揽子支持政策,对于进一步坚定信心,充分发挥东北比较优势,推动东北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具有重要意义。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2)10月26日至27日,社保基金会在成都组织召开2023年境内投资管理人座谈会,社保基金和养老基金24家投资管理人的主要负责人、投资经理以及社保基金会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会议。大家认为,当前我国权益资产的估值已经处在历史底部区域,A股进入了长期配置价值的窗口期,要强化逆周期投资思维,主动应对风险挑战,积极把握资本市场长期投资机会,努力争取获得超额收益。

     

    3)支持离岸人民币市场健康发展。下一阶段,央行将以市场驱动、企业自主选择为基础,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一步完善人民币跨境投融资、交易结算等制度和基础设施安排,加快金融市场向制度型开放转变,构建更加友好、便利的投资环境,深化双边货币合作,支持离岸人民币市场健康发展,促进人民币在岸、离岸市场形成良性循环。同时,健全本外币一体化的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提升开放条件下的风险防控能力,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4)为完善金融租赁公司监管制度,着力防范和纠正大股东不当干预、公司治理和内控机制不完善、租赁物管理不到位等问题,金融监管总局近日发布《关于促进金融租赁公司规范经营和合规管理的通知》。《通知》从健全公司治理和内控管理机制、规范融资租赁经营行为、有的放矢提升金融监管有效性和建立健全监管协作机制等四个方面提出十三项监管要求。

     

    5)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发布辟谣声明。近日,一篇名为《职工注意!2024年起,职工医保缴费将彻底改变》的文章和相关截图在部分微信群、微信朋友圈等网上传播。经核实,文章中“职工医保费将不再划入个人账户”“个人将不再有自己的医保账户”等相关内容纯属造谣。

     

    2.环球市场

     

    1)美股:美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截至收盘,道琼斯指数比前一交易日下跌366.71点,收于32417.59点,跌幅为1.12%;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47.41点,收于12643.01点,涨幅为0.38%;标普500指数下跌19.86点,收于4117.37点,跌幅为0.48%。

     

    2)欧股:欧洲三大股指当天全线下跌,英国伦敦股市《金融时报》100种股票平均价格指数27日报收于7291.28点,比前一交易日下跌63.29点,跌幅为0.86%;法国巴黎股市CAC40指数报收于6795.38点,比前一交易日下跌93.58点,跌幅为1.36%;德国法兰克福股市DAX指数报收于14687.41点,比前一交易日下跌43.64点,跌幅为0.30%。

     

    3)国际原油:国际油价上涨,纽约商品交易所12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2.33美元,收于每桶85.54美元,涨幅为2.80%;12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2.55美元,收于每桶90.48美元,涨幅为2.90%。

     

    3.宏观经济

     

    1)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华盛顿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王毅表示,中美两个大国有分歧,有矛盾,同时两国也有重要共同利益,有需要共同应对的挑战。为此,中美需要对话,不仅应恢复对话,还要深入对话,全面对话,通过对话增进相互了解,减少误解误判,不断寻求扩大共识,开展互利合作。

     

    2)日前,中美金融工作组以视频方式举行第一次会议。双方就两国货币和金融稳定、金融监管、可持续金融、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全球金融治理等议题以及其他双方重点关切的问题进行了专业、务实、坦诚和建设性的沟通。双方同意继续保持沟通。

     

    3)1-9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主要效益指标稳定增长,国有经济运行向好态势逐步巩固。1-9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619689.5亿元,同比增长3.9%;利润总额34797.5亿元,同比增长4.3%。

     

    4)1—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4119.9亿元,同比下降9.0%,降幅比1—8月份收窄2.7个百分点。1—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8477.0亿元,同比下降11.5%;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9623.7亿元,下降8.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2878.1亿元,下降10.5%;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4385.0亿元,下降3.2%。

     

    5)前三季度,我国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达28775亿元,同比增长5.6%,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保持高位。港口货物吞吐量前三季度也保持较快增长。1—9月,全国港口共计完成货物吞吐量125.4亿吨,同比增长8.5%,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37.7亿吨,同比增长10.1%。集装箱吞吐量完成2.3亿标箱,同比增长5.2%。

     

    6)《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3年度报告》发布。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超过51%。截至2022年底,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7.5%,可再生能源总装机容量12.13亿千瓦。

     

    4.产业观察

     

    1)美国交通部发布新通知,称自11月9日起,允许中方航司每周运营共计35班中美定期直航客运航班。其中,涉及的中国航司有国航、首都航、东航、南航、海航、川航以及厦航。若美方航司对等增加航班,则中美航班每周有望增至70班。

     

    2)广州黄埔工信局、广州开发区经信局印发《广州开发区广州市黄埔区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办法》。其中提出,鼓励发展大硅片、光掩膜、电子气体、光刻胶、抛光材料、高纯靶材、光芯片等高端半导体制造材料,支持清洗设备、光刻机、刻蚀设备、离子注入、沉积设备、封装设备、检测设备以及单晶生长炉、外延生长炉等设备、关键零部件及工具国产化替代。

     

    3)全国首次中药配方颗粒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在山东德州开标,产生拟中选结果。200个中药配方颗粒品种共有59家企业拟中选,平均降价50.77%。本次集采由山东牵头,覆盖15个联盟省份,4319家医疗机构参加报量,采购需求量达到347.8万kg,覆盖联盟省份销售市场规模37.15亿元。

     

    4)第134届广交会二期日前结束。本届广交会共开展53场“贸易之桥”全球贸易对接活动,吸引了220多家采购商和620多家供应商“一对一”对接洽谈,意向采购金额约1亿美元。开幕以来,已有来自215个国家和地区的157000多位境外采购商到会,较上届同期增长53.6%。其中,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采购商超10万人,占比约64%。

     

    5)据悉,有在线旅游平台接到航空公司消息,自2023年11月5日(出票日期)起,成人旅客800公里(含)以下航线每位旅客收取60元燃油附加费,800公里以上航线每位旅客收取110元燃油附加费。机票燃油附加费相较于调整前分别降低了10元和20元。

     

    6)曙光数创(青岛)产业创新基地正式启动运行,这也是全国规模最大的液冷数据中心全链条产业创新基地。据介绍,该基地主要从事超级计算机、大型数据中心服务器液冷产品的研发及生产,也将承接同日发布的“深蓝计划”新品落地量产。

     

    二、新股申购

     

    新股(含北交所)联域股份、美心翼申

    新可转债:无

    周一上市新股德冠新材

    周一上市可转债:无

     

    参考资料:东方财富,Wind资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上海亚商投资顾问刘欢(登记编号:A0240622030002)编辑整理。以上内容是基于市场已公开的信息编辑整理,评估及预测为发布日观点和判断,因此不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文中任何观点均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学习。我司不与您分享投资收益,也不承担风险损失。涉及个股仅限于案例分析和教学使用,不作为您最终买卖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